工研院論壇 發表2026年十大創新趨勢
【記者林富貴/臺北報導】
工研院今(3)日舉辦「眺望∼2026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」新創主題場,發表「2026十大新創趨勢」,揭示未來技術與產業融合的關鍵方向,並邀請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、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等重要嘉賓致詞,與保利馬、Zettabyte、beBit TECH及奇妙水循環材料等代表性新創企業進行深入交流,共同聚焦AI、能源與海洋經濟等新創領域趨勢,期望凝聚產官學研及金融與創新等多方力量,為臺灣產業注入持續的創新動能。
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詹方冠表示,全球科技與經濟格局正快速重整,AI與淨零轉型成為各國關注議題。政府將持續推動創新生態與智慧治理政策,整合跨部會資源,協助新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,打造臺灣的「新成長曲線」。他強調,除推動「Startup Island TAIWAN」與國際連結計畫外,國發會也透過主題式百億基金與創業創新轉型基金雙引擎,提供資金活水。將持續引導民間投資新創與轉型產業,加強產官學研共同合作,提升整體投資動能,建立開放且具韌性的臺灣創新生態系。因應AI浪潮,國發會正規劃「AI新十大建設」政策,透過智慧應用、關鍵技術及數位基磐三方向全面推動AI發展。面對AI大趨勢的到來,AI的應用無所不在,希望在AI與新創政策資源雙箭齊發下,全面協助產業創新轉型,打造新「護國群山」。
工研院協理蘇孟宗指出,面對地緣政治、供應鏈重組、AI技術突破與永續轉型等多重挑戰,新創不僅是挑戰者,更是提供解方的重要角色。臺灣具備創業熱情與資通訊等產業優勢基礎,若能加速建構有利DeepTech發展的環境,攜手產學研金推動軟硬兼具的新創企業,是強化競爭力與驅動成長的關鍵。政府與產業也正積極完善新創支持機制,從資金、技術到人才與市場,形塑完整創新生態系。根據Startup Blink統計,截至2025年10月,臺灣在全球新創生態系統中排共有1,134家亮眼新創企業入列,展現臺灣新創動能在國際間逐步嶄露頭角。工研院亦長期推動新創育成與技術商品化,透過「育成中心」與「育成加速器」提供技術輔導與資源媒合,協助團隊從研發走向市場。未來,工研院將持續整合國內外育成資源,加速培育新興產業,強化臺灣競爭優勢。
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則從宏觀視角點出臺灣的優勢與未來方向。他指出,臺灣應善用在資通訊、半導體與醫療等領域的深厚基礎,從硬體優勢延伸至軟體創新,融合文化與科技,發揮獨特競爭力。他強調,以內需帶動外銷,推動服務業國際化,是讓創新能量走向全球的關鍵。身為海洋國家,臺灣擁有良好風場與ICT基礎,更應鼓勵新創深度參與能源及海洋經濟轉型,「期待在淨零碳排帶來的典範轉移過程中,未來臺灣能從能源輸入國轉型成為新能源技術的輸出國,整合臺灣供應鏈的能量一起打群架」。施振榮強調,新創不只是產業動能的來源,更是實踐「王道精神」的平台,呼籲臺灣以「合作取代競爭」為核心理念,透過創新連結世界,讓全球看見「Created with Taiwan」的實力。
論壇中,工研院同步發表「2026十大新創趨勢」,涵蓋從科技基礎到產業應用的全方位創新動能,包括量子科技結合半導體、AI與通訊的「量無限」,重塑產業樣貌;AI算力成為資本核心的「算金融」,帶動新金融模式興起;「隨經濟」反映API開放下的智慧商務浪潮;「智船舶」因應淨零與海洋經濟發展,推動船舶智慧化;「風創能」以高空風能技術突破場域限制、提升效率;「能共融」強調運算與能源一體化,開創以算帶電的新格局;「鞏國防」展現國防新創向實戰化、聯戰化邁進;「軟機器」以仿生材料打破機器人剛性限制,拓展應用邊界;「強韌性」則著重強化供應鏈與系統自癒能力,提升抗風險韌性;而「創世代」則揭示AI正重構產業與創投生態的發展方向。工研院指出,這十項趨勢象徵新創力量正深度滲透各產業核心,不僅是技術創新的縮影,更反映全球產業結構的再平衡。臺灣若能掌握此一趨勢脈動,結合研發能量、資本資源與應用場域,有望在全球新創浪潮中建立策略定位,擴大產業價值鏈,並以創新實力連結國際市場,開創新一波產業成長契機。
緊扣趨勢主軸,論壇邀請多位產業代表深入分享對AI、海洋經濟與綠能的創新觀察。Zettabyte財務長龍牧生(Sam Lawn)指出,AI算力正引發資本超級週期,企業競爭重心從擴廠轉向提升GPU效能與資產管理效率。beBit TECH執行長陳鼎文提及「代理經濟」浪潮,消費者的體驗旅程正被重新定義,企業需善用AI Agent重塑顧客旅程與數據整合。保利馬執行長周顯光說明智慧船舶發展現況,隨著藍色經濟與海洋科技蓬勃發展,「智船舶」正成為全球創新焦點,強調臺灣在AI與通訊整合的技術優勢。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產業分析師潘文華指出,海洋產業成長潛力高於陸地經濟2.5倍,工研院已於兩年前提出「以空輔海、以海養綠、以綠引金、以金創新」等策略,本次活動更提出以量化指標評價新創解方與傳統方案的經濟效益,希望提高產業界採用新創解方之意願。德國 SkySails Group 總經理 Stephan Wrage 分享高空風能技術應用成果,展現分散式綠電潛力;奇妙水循環材料董事長鄭品聰則介紹「高活性再生橡膠」技術,期望臺灣在綠色材料供應鏈中建立關鍵地位。
圖說:工研院論壇發表2026年十大創新趨勢,由工研院協理蘇孟宗(左四)主持,邀請工研院院長張培仁(右五)致歡迎詞、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詹方冠(右四)及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(左五)致詞,並邀請Zettabyte財務長龍牧生(右三)、beBit TECH執行長陳鼎文(左三)及奇妙水循環材料董事長鄭品聰(左二)等代表性新創企業進行深入交流。
2025北投夏日祭り-魚躍龍門 盛夏祈福活動 蔣萬安品嚐rhalife赤崁糖「四秀仔」 【記者林富貴/臺北報導】 形塑北投商圈品牌特色,臺北市商業處輔導台北市溫泉發展協會即日起至6月15日辦理「2025北投夏日祭り-魚躍龍門盛夏祈福」活動,以源於日本傳統端午節懸掛鯉魚旗(こいのぼり)與華人文化「鯉魚躍龍門」寓意相互呼應,在北投公園、七星公園、捷運新北投站與地熱谷設置共計5處鯉魚旗,上千鯉魚飄揚,營造出白天與夜晚不同的日式氛圍。 而今年持續推出辦桌活動,席開23桌,由總鋪師阿文師帶來多道創意酒家菜的辦桌大菜,道道佳餚令人食指大動,將北投特色及日本文化透過美食打造出絕妙的搭配,更透過藝起那卡西大叔團傳唱經典那卡西歌曲,讓現場民眾體驗聽覺味覺的雙重享受,歡迎大家攜家帶眷來此一遊,享受美好的休閒之旅,共譜歡樂時光。 受全台商圈總會長周水美邀請,台南赤嵌商圈rhalife赤崁糖吳易隆總監帶來台南400年特產「米其林/椪餅」分享給與會嘉賓,台北市長蔣萬安對獲得2024台灣伴手禮第一名rhalife赤崁糖「四秀仔」秸秆禮盒中的米其林椪餅、錢餅、椪糖、魷戲糖餅,也是讚不絕口! 吳易隆總監表示,赤崁糖(甘蔗原糖) 100%在台南生產,總店也是設在赤崁樓前,雖然主要業務是以「rhalife甜蜜綜合營養素」外銷佔95%營業額,但新竹以北的營業額就站80%以上,所以一有機會就會盡量參加北部活動,像時代百貨台北店快閃櫃22日剛結束,SOGO中壢店26日上櫃,歡迎前來品嚐感受台南的熱情與甜蜜!

留言
張貼留言